雷火电竞

青海创新构建药品耗材保供体系破解偏远地区供应保障难题
发布时间:2025-08-27 16:09:15    来源:价格招采处

  青海立足人口密度低、医疗资源分散、配送半径大的省情实际,针对部分基层医疗机构存在报量不准、采购不规范和部分企业配送药品耗材不及时、不到位等问题,统筹谋划,多措并举,创新构建覆盖动态监测、问询通报、责任约束、信用评级、直接结算、集约配送全链条保供体系,有效破解了偏远地区“断供缺货”“小市场、低用量”带来的供应保障难题。

  一、织密监测网络,精准掌控配送动态

  依托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建立集采药品耗材配送率全程动态监测机制。对医疗机构下单、企业响应、物流配送、验收入库等关键环节进行全流程、精细化跟踪。 将“配送率”作为核心考核指标,设定达标线(每月配送率≥90%),向全省医保系统、医疗机构及社会公开各中选企业、配送企业在不同区域、不同产品的配送履约情况,对监测发现的配送延迟、配送率未达标的企业和产品进行提醒。

  二、强化通报约谈,压实企业保供责任

  对配送率持续不达标(连续3个月低于90%)、供应不及时或基层反映药品耗材断供缺货对临床使用造成影响的企业,采取函询、约谈、限期整改、暂停货款结算等方式,纠正企业违规行为,明确保供要求及违约责任,对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医药企业,取消其产品的配送资格,调整配送关系。对配送不及时的医药企业累计约谈784家次、暂停当月集采货款结算24家次、取消配送资格4家。同时将企业保供履约情况纳入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体系,对恶意断供、履约严重不到位的企业,依法依规采取信用评级降级、取消相关产品挂网资格、限制参与后续集采、纳入失信名单等惩戒措施,形成强有力震慑,全省药品综合配送率从72%提高至90%。

  三、推行直接结算,优化企业营商环境

  积极推进医保基金与医药企业直接结算货款工作,结算范围从集中带量采购药品和医用耗材扩大到全量医保药品和集中带量采购医用耗材,由省级医保经办机构根据实际采购金额,直接与配送企业进行全流程线上结算,货款结算时间压缩至30天内。2023年以来累计直接结算金额为16.76亿元,其中2025年上半年为65008.71万元,占采购总金额的82%,较往年有大幅提升,有效解决医疗机构“拖欠货款”的老大难问题,显著降低企业资金占用成本和财务风险,提高企业对偏远地区供应的积极性,为稳定供应提供坚实资金保障。同时,针对直接结算方式带来的医疗机构现金流减少等影响,加强政策宣传解读,提升医疗机构对货款直接结算政策的配合支持力度,引导医疗机构通过加强内控管理来控制成本并提高效率,最终实现医院高质量发展与国家医改目标的同频共振,推动医药供应生态更加规范、透明、可持续。

  四、创新配送模式,提升县域集约效能

  针对县域内基层医疗机构点多、量小、分散等特点,大力推进以县域医共体为单位,统一开展药品采购、配送、验收和使用管理。在满足优先使用基本药物、集采中选药品、医保目录药品、符合临床路径药品的基础上,联合省卫生健康委制定适用于县、乡、村三级公立医疗机构用药需求的《青海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药品目录》,形成统一的采购目录。基层医疗机构按月将采购需求上报至县域医共体牵头医院进行汇总后,统一下达采购订单,解决基层医疗机构分散采购量少的问题,提升药品采购的集中度和配送费企业的积极性。配送企业与医共体牵头医院统一签订药品配送协议,将药品耗材集中配送至牵头单位或指定的仓储点,大幅减少单点配送的频次和成本,确保药品供应保障。